劳动仲裁的相关法律规定

法院执行阶段发现劳动仲裁裁决有错误,怎么办?答:有证据证明劳动仲裁在程序或实体上确有错误的,可以申请法院不予执行。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6号)第二十四条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调解书,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有下列情形之一,并经审查核实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裁定不予执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七)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1、劳动仲裁受理条件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仲裁受理条件(l)申诉人必须是与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者。(2)申请仲裁的争议必须是劳动争议。如果不是劳动争议,而是民事、经挤到纷,或者是劳动保障行政纠纷,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3)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必须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4)必须向有仲裁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5)有明确的被诉人和具体的仲裁请求及事宴依据。

申请仲裁必须在规定的时效内。(7)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备齐并符合要求。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劳动仲裁受案范围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2、劳动仲裁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调解第三章仲裁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申请和受理第三节开庭和裁决第四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仲裁 法律 劳动 相关